黄历 4722 年(2025年)乙巳春节见闻

甲辰胜岁去,乙巳芳春来。这个春节和往年有些不太一样。

先说爆竹。王安石的《元日》诗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可见,王安石时代,放爆竹就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了。哪怕是清代,依然如此。《帝京岁时纪胜》书中,对除夕爆竹场面的描述:”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

然而前些年的禁放令让年味变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让春节变的安静,理由很大方面是大气污染防问题。今年的春节,虽然规定没有变,但很多城市的管理变的文明礼让,不仅看到从禁到限,而且爆竹给予宽容,网络上有民众打电话咨询放鞭炮是否会被抓或处罚时,工作人员说只要没有举报就行。

除了那些不文明和危险的燃放之外,基本放行。所以网上看到的视频景象真是应了《帝京岁时纪胜》书中描述的如“宝炬争辉、玉珂竞响、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场面不止人间可见,“天眼”见了以为地毯式轰炸。这是中国春节该有的味,除了人情味,就是这个味,更可喜的是,去年 12 月 4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春节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就是炎黄龙族基于中国的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展示的特定时空。

再说高速。每年春节前后,中国高速大堵车太正常不过了,短则几公里,长则 120 公里(新闻报道)。自从严管硬路肩之后,绝大多数人已经不会驶入硬路肩,甚至是大堵车期间,慢慢形成了习惯。

今年的春节的高速,我堵了两次长达 10 公里以上,多次堵了几公里。这期间,我看到了变化,一种主动的变化,而且是各地不一致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惊喜,也有犹豫。

惊喜的是,我至少在福建和浙江两地两处硬路肩上都看到“硬路肩 可通行”的提示牌话在路边,这种变化非常之友好。之前硬路肩不让通行更多的是让出生命通道和救援通道,但高速路面资源在春节期间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禁止放行或抓拍处理,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资源浪费。生命通道和救援通道固然重要,但硬路肩也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特别是现在无人机执勤的情况下,路况和财产损伤程度基本有数,完全可以临时调度硬路肩,一刀切的管理已经不合时宜。路上看到“硬路肩 可通行”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变通,但社会车辆还是很少有驶入的,也或许是未看到路边放着的牌子。我驶入硬路肩后,虽然跟上了几辆,但大部分社会车辆还是犹豫是否驶入。

犹豫的是,“硬路肩 可通行”的提示牌的有效区间行驶范围问题。虽然“硬路肩 可通行”是一种临时交通管理措施,但行驶在硬路肩上,可以行驶多远是犹豫的。哪怕是我看到了“硬路肩 可通行”的提示牌后行驶在硬路肩上,但能行驶多入心里也没底,毕竟高速路上无人机和固定拍照隔一段路就有,难免会被抓拍。另一个犹豫的是,有些高速还在用无人机或固定式电子眼抓拍硬路肩行驶车辆。而且各地对高速硬路肩的管制情况并不一样。有朋友反映,他们春节期间在高速走硬路肩被拍,也有官方账号发布了社会车辆行驶在硬路肩上的高清视频,甚至有部分社会车辆举报行驶在硬路肩上的视频。这些都是导致驾驶员驶入硬路肩的障碍。

除此之外,所见所闻的前后变化还是蛮多的,限于篇幅,到此为止。

《黄历 4722 年(2025年)乙巳春节见闻》上有4条评论

  1. 查了一下硬路肩允许行驶标志是2022年10月1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22)开始实行的。
    硬路肩指的是高速公路上面的应急车道,也就是最右侧道路,而硬路肩允许行驶起点意思就是硬路肩路段在这个位置开始并允许通行。硬路肩允许行驶起点一般是一条白实线右侧有一条直行的标志,如果右侧的直行标志变成向左弯曲的话,说明允许行驶路段即将结束。

回复 小饿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