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医生与占卜另解

在西方,律师和医生都是社会地位很高的阶层。虽然我们也有律师和医生,但这两个行业也常常被诟病。笔者希望从另外一个角度,站在律师的角度来看律师、医生和占卜之间那些微不可言的关系。

1 行业从业门槛

目前对医生与律师行业的从业限制收口趋紧,两者渐行渐近趋于类似。从医生角度看,如果不想从医很容易转行做律师,而且可以成为一位复合型的医疗纠纷类律师,因为目前律师从业门槛是老人老办法,医生随时可以参加法律职业考试。相反的律师转行为医生,几乎不可能,通常都需要全日制医学专业生才可能。当然中医还开辟了师傅带徒弟性质的“中医师承”、“老(新)专长”等途径,但要成为无区域限制的执业中医生,也需要大致 6-9 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也相当于一个医科生培养到硕士结束的时间。因此,在我看来,律师门槛比医生要低很多。

2 专业能力的可替代性

律师和医生行业都不是不可替代,个人都可以独自上场。律师行业这几年人数大增,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案件当事人已经独自上场,而且法院为当事人的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好,材料也很便民,致大量常见型的法律事务不再委托律师代理。坊间有一种说法,为什么要委托律师,难道法官不懂法吗?医生也有一些类似,卫健委也提供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这种分级分类消化病人,同时大量医生入驻社区、农村及乡镇卫生院提供基础的医疗服务,但医生专业能力也参差不齐。坊间也有一种说法,久病成医。在我看来,专业能力这块医生专业壁垒比律师高很多,哪怕久病成医也少不了药物。

3 行业的不可或缺性

古人有讲,“法不轻传、医不扣门。”现在的医生大多都是在医疗机构坐诊,病人上门提供服务,也应了那句古话医不扣门,而律师很多是上门为客户提供服务,虽说律师和医生都是服务行业,但相对来说律师地位要比医生低的多。从行业的不可或缺性来说,大部分人有矛盾纠纷大多通过基层矛盾调解机构化解,一辈子也不会上一次法院,但又有几个人一辈子不生病而不去医院呢?病会产生矛盾,矛盾也会导致生病,但矛盾在社会关系中产生,而病可以独立生成。

4 行业错误的高发程度

法律行业这些年推行司法责任终身追究的同时,伴随着法律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错案冤案至少应该不会超过30%,这一数据虽没有统计依据,但从行业人员的反馈来看,大抵应该是靠谱的。要谈医疗行业的错误程度,必须要假设一个前提,诊断正确选药恰当的情况下 1-3 天一定有效。这里的错误指的是“误诊”,包含完全被漏诊、诊断错误和延误治疗。在“全球误诊内幕 – 各国医疗过失统计数据“一文中,四分之一的欧盟公民(23%)直接受到医疗误诊的影响,其它如拉脱维亚(32%)、丹麦(29%)和波兰(28%)等等。笔者没有看到中国的数据,但我相信我们的比例一定高于30%很多,至少专家也有类似观点。看了医生吃了药不见效应该大家都遇到过吧,否则一委一局也不会发布《关于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文件了吧。从这个角度讲,律师比医生要好一些。

5 律师、医生与占卜的关联性

律师代理当事人上法院打官司,法院支持还是驳回,通常都需要给当事人一个预测结果,经验丰富的律师只是对结果预测的可靠性更高。医生给病人看病,通过仪器检测各种化验得出病人的指标偏离正常的标准值,就施了不同的药物,但对诊断是否正确及药物是否一定有效也并没把握,西医的技术也是在试验中产生的,更多的对细胞和尸体的解剖而产生的一种经验医学。他不考虑药物寒热,气血运行时令,因此西医本身不是生生医学。占卜算命很多人也接触过,不同的人说同一个先生有准有不准,但不管准或不准,大家都愿意接受,因为人心里都知道这是占卜未来,哪怕不准也可以接受,大不了下次不再找同一个先生占卜而已。

事实上,律师和医生职业又何尝不是对未来之事进行“占卜”呢?但人们可以接受占卜不准,而不能接受律师的误判和对医生的误诊,否则律师和委托人、医生和患者之间也不会出现如此紧张的矛盾。更远的追溯,律师、医生和占卜实出同源。既是同根生,何必相煎太急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